贫穷也致命!大型研究揭示:穷人更易患心脏病

日期:05-30 来源:未知

 穷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处于社会底层,生来贫穷不是他们能选择的,但是贫穷带来的影响却会伴随着他们。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贫穷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而睡眠不足则是穷人增加患心脏病概率的原因之一。长期睡眠不足会破坏一些生理系统的功能,包括关键内分泌和代谢过程的失调,这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异常激活,以及免疫和炎症过程的损害,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瑞士洛桑社会与预防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Silvia Stringhini 将相关论文发表在《心血管研究》(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这是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旗下的期刊。
 
 
 
图片
 
(来源:东方IC)
 
 
 
为了检验睡眠不足是否会导致部分穷人有更大的概率患上心脏病,该研究汇集了来自八个欧洲国家的八个队列的数据,总计 111,205 名参与者。结果发现,睡眠不足可以解释男性特定职业群体和患心脏病之间的联系。
 
 
 
为什么睡眠不足导致的心脏病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有这么大的联系呢?Stringhini 认为,贫困者的职业导致的睡眠不足,很可能来自以下几种原因:他们可能同时干好几份工作,比如兼职打工;从事日夜颠倒的轮班工作;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情绪和经济上压力大。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会因为体力劳动、低薪的工作和家务活等压力,感觉不堪重负,这些都会对他们的睡眠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孩子将来的心脏病风险之间存在联系,简单来说,父亲越穷,孩子将来患心脏病的风险就越高。
 
 
 
图片
 
(来源:东方IC)
 
 
 
实际上,“贫穷致命”这一说法并不新鲜,《纽约时报》早在 2013 年就曾梳理相关研究结论,给出贫穷可以致命的相关报道。报道指出,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的人过早死亡的几率,是社会经济地位最高的人的三倍多。除了更易患心脏病,贫困者也更可能患抑郁症和糖尿病。
 
 
 
贫穷伤身,并且持续影响
 
图片
 
 
 
贫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对身体的影响是持久性的。
 
 
 
如果一个人生来贫困,那么他年幼时期触发到的贫困应激,其影响可能会延续到成年时期。
 
 
 
这里提到的应激,与我们常说的压力不同。比如现在的职场人士都哀叹自己工作时间长,压力山大。但他们面临的压力尽管令人焦虑,但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如果适度的话,这种压力甚至能增强一个人的斗志;而应激反应,则能压垮一个人,甚至导致死亡。
 
 
 
有研究发现,穷人比那些从未受过穷的人更容易生病。而且,即便穷人后来改善了自己的经济状况,甚至发达了,可能也会显露出早年生活艰辛所留下的持续后果。
 
 
 
经济条件提升或许会降低患病的风险,比如通过锻炼身体,吃有营养的食物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但是,人生早期的应激影响似乎很持久,并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能还会加速衰老。科学家研究表明,早年的贫穷与成年后更容易患心脏病、高血压和关节炎有关联,这种关联不受目前收入的影响。英国流行病学家迈克尔 · 马尔莫特 (Michael Marmot) 把这种现象称为“地位综合症”。他说,“人在社会等级中的地位越高,就越健康。”
 
 
 
马特把这个总结为一种特定类型的应激,而研究动物的心理学家把这种应激反应称为 “习得性无助”,他们通过对动物的研究,也能对人类有一些启发。这个实验是对动物进行电击,让其处于一种沮丧的状态,以削弱它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但是如果控制电击的持续时间,他们就会保持适应能力,生物学家把这种后果解释为一种无限期持续的“战或逃” 反应: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应激状态,对身体的损耗也是持续的。
 
 
 
科学家能在被研究者几十年后看到他早年生活应激的印记:在经历过艰辛的人身上,炎症标志物更多。慢性炎症会增加患退化性疾病比如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贫穷甚至会影响子女健康
 
图片
 
 
 
贫穷不仅会对自身产生长久且不可逆转的影响,同时对其子女后代也产生一定影响,与子女的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也是有很大的联系。
 
 
 
卡内基 · 梅隆大学的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让志愿者接触一种普通感冒病毒。那些出身贫寒的孩子(以父母是否拥有房产为衡量标准),不仅抵御病毒的能力更弱,而且患上感冒后的症状也更严重。
 
 
 
同时,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对 48 名女性持续追踪调查 20 年后发现,她们的应激反应次数多,与其海马体的体积缩小有着一定联系。海马体是大脑中对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的区域。
 
 
 
此外,人们发现,孩子受教育程度和在学校的表现与社会经济阶层有关联。一项被经常引用的研究暗示,家长是专业人士的孩子,其 3 岁时的词汇量,比来自受救济家庭的同龄孩子多两倍以上。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来自家长的刺激程度不同:贫困家庭的父母可能更少地跟孩子说话。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玛莎 · 法拉 (Martha Farah) 就发现,对儿童而言,社会经济地位与集中注意力和忽略干扰因素的能力有关联。其他研究者观察到,家境更穷的儿童,其大脑的前额叶外皮功能有差异,前额叶皮质与计划和自我控制有关。
 
 
 
总而言之,父母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会影响子女在其几十年后对退化性疾病的易感程度。
 
 
 
从科学家的这些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贫穷不仅是经济上的影响,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使其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会提出 “贫穷可以致命” 的说法,虽然我们每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让疾病离我们远一些。
 
 
 
-End-
 
 
 
参考: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11/esoc-los112019.php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31218/c18divide/
 
https://academic.oup.com/cardiovascres/advance-article/doi/10.1093/cvr/cvz267/5634171


上一篇:张磊对话邱国鹭:论一个卓越投资人的养成
下一篇:茅台冰淇淋亮相贵阳

联系我们:侦之潮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线下交易需谨慎!